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 银行保险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2025-09-10 10:27:22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据了解,这是银保监会出台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首份专门文件。

“在新的发展阶段,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银行业保险业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现实需要,是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银行保险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规范,《意见》旨在进一步统一认识、促进发展,在机制、方法和行动步骤等方面予以规范和指导。

对于此次《意见》发布的原因,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逄锦华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在新发展阶段,银行业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带动经营理念及服务模式变革,更加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使得产品、客户、渠道、流程、风险不再割裂,并实现以数据为生产要素,建立新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记者注意到,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核心产业增加值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

而此次《意见》更是具体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目标,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数据作为发展要素被列为我国经济发展内生经济增长的有效驱动力之一。在此过程中,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的各项业务也在银行和保险业逐步推进。《意见》的出台给了金融机构建设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完整的路线图。” 逄锦华说道。

“《意见》的出台对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遵循和引领。”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意见》明确,支持银行保险业加快自身的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做好数据全流程管理和应用。针对银行保险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意见》做了六个方面的部署,如产业数字金融、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金融市场交易业务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数字化、数字风控能力建设等。

同时,要求做好数据治理和应用工作。银行保险机构要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数据在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并探索利用数据驱动催生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还要提高大数据分析对实时业务应用、风险监测、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

逄锦华向记者指出,“今后,相关银行业保险业企业会为了快速响应市场新一代客户需求,逐渐落实在前台和后台端口的数字化共享;银行保险业会建立其数据中台系统;银行业保险业会打造数据资产的数据治理模块。”

政策落地,如何推进落实也需下功夫。洪前进对记者指出:“促进《意见》更好地落地实施,需要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统筹推进工作,由于各家银行在综合实力和转型需求、数据治理和科技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数字化经营的实际程度、数字化转型的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需要根据《意见》的目标以及要求制定与其自身经营发展需要、技术实力、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施工图”。

逄锦华也向记者指出,首先,银行业、保险业需要通过支持实体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以促进其自身的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银行业与保险业应契合工业数字化和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机遇,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数字化风控和经营能力,促进公司和普惠业务数字化转型,以帮助产业链中小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其次,银行业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要融入经济双循环格局。银行业与保险业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承担必要的国际金融责任。此外,银行业、保险业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的同时,还需要从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促进决策科学化、管理高效化。(此文刊发于《中国产经新闻》2月23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