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10:56:55
你有多久没去银行取现金了?随着如今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的使用率明显下降,浙江杭州更是率先站出来打造“无现金”城市,毕竟支付宝的大本营就在杭州,先天优势和后天的经济优势都很强,但是话说回来,现金还没有完全消失。
在使用现金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更多的选择移动支付,非常快捷方便,现金的使用场景大大减少,那么现在需要到银行存取钱的人又有多少?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储蓄大国,储蓄率多年来维持高位,但是在过去10年时间里,我国的储蓄率明显下降,2020年已经跌至45%,一方面是房价的上涨消耗了不少居民的储蓄,另一方面是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视现金的使用,开始从银行取出部分现金。
从央行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住户存款突破100万亿,达到了102万亿元,今年1月份住户存款再增加了5.4万亿,住户存款余额继续上升,按照全国14亿人口计算,那么截至今年1月份我国人均存款达到了7.6万元。
和以往相比,人均存款再度上涨了,这说明居民财富体量在持续扩大。对于储户来说,在银行存款多少和取款多少都是个人的自由,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但是央行发布的一则公告,却引起了储户的讨论。
就在1月末,央行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在公告中明确提出了:自2022年3月1日起,对于在银行存取款现金超过5万元的,都需要进行登记资金来源及具体用途。
通俗来讲,该公告的意思是自今年3月份以后,到任何银行存钱超过5万元需要说明资金的来源,到银行取现金超过5万元需要说明用途。
对于这一银行新规,很多储户开始讨论起来,而且一度上了热搜。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根据央行统计的数据显示,到银行办理存取款现金超过5万元的占比极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眼看着就快要到3月份了,央行却突发宣布暂缓实施,怎么回事?2月21日,央行发布了新的公告:原定于3月1日实施的存取款现金超5万的需要登记的《办法》,因为技术原因暂缓实施,这意味着实施的时间要推迟了。
为什么要暂缓实施?根据了解,在《办法》发布以后,一些金融机构需要对相关管理制度、业务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还要进行员工的培训,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办法》发布至3月份在时间上略显紧张,所以时间上向后推迟。
那么,为什么银行会出现这样一个“新规”,为什么存取款超过5万元就需要登记来源和用途?其实原因很简单,根据央行的回应,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加强反洗钱等违法活动,最大程度上保障储户的财产安全和相关权益。